中药知识
  • 中药知识
搜索
首页 >> 中药大全 >>全草药材 >> 苦荬菜,盘儿草、多头莴苣 、多头苦荬菜,败酱草
中药大全

苦荬菜,盘儿草、多头莴苣 、多头苦荬菜,败酱草

性味归经
别名:盘儿草、多头莴苣 、多头苦荬菜,败酱草

性味:味苦,性凉。无毒。
功效与作用
清热解毒、去腐化脓、止血生肌。
功能主治
可治肺痈,乳痈,血淋,疖肿,疗疮、无名肿毒、子宫出血等症,跌打损伤。
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【主要成分】全草主要含黄酮类、香豆素和甾醇等成分。
食用方法-茶饮食疗功效
日常用法:10~30克,水煎服;外用适量,鲜品捣敷或煎水熏洗患外。蒙药多入丸散剂。
药用部位
【来源】菊科植物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( Houtt.)Stebb.的全草。

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30—80厘米,含乳汁,全株光滑无毛。茎直立,多分枝,圆柱形,有纵棱,紫红色。基生叶丛生,花期枯萎,卵形,矩圆形或披针形,长4~10厘米,宽2~4厘米,顶端急尖,基部渐狭成柄,边缘羽状分裂,有时为波状齿裂或琴状羽裂,裂片边缘具不细齿;茎生叶互生,舌状卵形,无柄,长4~8厘米,宽1~4厘米,顶端尖,基部微抱茎,耳状,边缘具不规则锯齿。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,具细柄;总苞圆筒形,长7~8毫米,无毛,外层总苞片短小,长约l毫米,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,每轮8;花全部为舌状花,黄色,长6~9毫米,花舌长4~6毫米,顶端5齿裂;花药黄色,联合;花柱细长,柱头2裂,黄色,有细毛。瘦果纺锤形,稍扁平,长1~2毫米,喙长约0.8毫米,成熟后黑褐色;冠毛白色。花期4~6月,果期7~10月。

【产地分布】生于低山的山坡、田野和路旁。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。

【采收加工】春夏秋季均可采收,除去杂草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浏览手机站
商务合作:15197495605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5197495605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