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性味归经
别名:桉叶
性味:味辛、苦,性平。 归经:归心经、肺经、大肠经。 功效与作用
疏风发表;祛痰止咳;清热解毒;杀虫止痒。
功能主治
治感冒,急性肠炎,痢疾,肾盂肾炎,丹毒,痈肿,烫伤,创伤感染,下肢溃疡,化脓性角膜炎,萎缩性鼻炎。
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干叶中含没食子酸、酚类、甾醇、三萜类等。鲜叶尚含挥发油。
炮制方法:切制,除去杂质,切段,晒干。 禁忌
脾胃虚寒者忌服。
食用方法-茶饮食疗功效
日常用法:煎汤,提取蒸馏液涂,制成气雾剂吸入。
选方-处方举例
1、治疟疾:大叶桉叶五至七片,红糖少许,水煎,于发病前服。
2、治感冒及流感:大叶桉叶约五斤,煎汤熏浴。 3、防治感冒、流感、流脑、脑炎:大叶桉叶10~15g(鲜品25~50g),水煎服。 4、治湿疹,烂疮:大叶桉叶,煎水,洗患处。 5、治烫伤:大叶桉叶15~30%煎液,外搽伤部。 药用部位
【来源】为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的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常绿乔木,树皮粗糙,暗褐色,有槽纹,小柱淡红包。单叶互生,革质,卵状披针形,长8~18cm,宽3~7cm.侧脉多而细,与中脉近成直角,有叶柄。伞形花序腋生或侧生,有花5~10朵,总花梗粗而扁常有棱角,花直径1.5~2cm,萼茼狭陀螺形或稍呈壶形,长7~9mm,宽约7~8mm,下部渐挟成柄,萼帽状体厚,顶端呈圆锥状凸起,和萼筒等长或稍长。蒴果倒卵形至壶形,长1~1.5cm,果缘薄,果瓣3-4,和果绿等高或稍突出。花,果期春、秋季。 【产地分布】生于阳光充足的平原,山坡和路旁。我国西南部、南部有引种。广西各地有栽培引。 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季采摘完整青叶,扎成小捆,晒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