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性味归经
别名:大发药、走马风、山鼠、血枫、黄龙参、双合剑叶草、千头艾、山猪药
性味:味辛,性平、微温 归经:归肺、肝、胃经 功效与作用
可止痛,消肿,解毒,祛风湿,壮筋骨,活血祛瘀;用于风湿筋骨疼痛,跌打损伤,感冒头痛,小儿感冒,发热恶寒,四肢酸痛,脚气痛,痈疽溃疡等症。
功能主治
用于风湿搏痛、跌打肿痛、产后血疲、痈疽溃疡等。
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【主要成分】我国广东、广西部分地区以茶茱萸科植物甜果藤Mappianthus iodoides Hand.-Mazz.根及根茎作走马胎药用,商品称“黄马胎”。
其表面淡灰黄色,无“蛤蟆皮”与“血窝点”。断面皮部较厚而疏松,木部浅黄白色,射线粗。气微香,味微苦、涩。应注意加以区别。 禁忌
辨证属湿热者不宜用。孕妇、儿童忌用。
食用方法-茶饮食疗功效
日常用量:干品18.5~35g,鲜品35~110g,水煎服。
选方-处方举例
1、妇女崩漏
组成:走马胎叶孔5克 咸丰草563克 用法:水煎服。 2、妇女产后关节痛 组成:走马胎75.0克 艾纳香根75.0克 用法:水煎洗患部。并以上面2药鲜品各等量,共捣烂,酒炒热后外敷患处。 3、妇女头风痛 组成:走马胎75.0克 鸡蛋1~2个 米酒适量 用法:走马胎和鸡蛋加水共煲,冲米酒服。 4、头痛 组成:鲜走马胎叶37.5~75.0克 酒18.8~37.5克 用法:水煎去渣,加酒服。 5、跌打肿痛,风湿骨痛 组成:鲜走马胎叶37.5~75.0克 酒少许 用法:将鲜叶捣烂,加酒炒热,外敷伤处。 6、便秘 组成:鼠曲草37.5克 黄肉三七30.0克 用法:水煎,分2次服。 7、心悸,失眠 组成:夜交藤37.5克 酸枣仁15.0克 茯神11.3克 柏子仁11.3克 用法:水煎服。 8、神经衰弱,心烦 组成:夜交藤37.5克 生地15.0克 合欢皮11.3克 丹参11.3克 五味子15克 炙甘草5.1克 用法:水煎,下午及临睡前各服1次。 9、失眠 组成:莲子37.5克 百合18.8克 五味子11.3克 用法:水煎服。 10、白带 组成:凤仙花、根37.5克(花可用15.0克)墨鱼37.5克 用法:加水煎服。 11、治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 走马胎根二两,大罗伞、小罗伞各三两,五指牛奶、土牛膝各四两。浸好酒三斤,三天可用。每日早晚各服二两。兼用药酒外擦患处。 药用部位
【来源】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.的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常绿小灌木。根茎呈念珠状,膨大,粗壮。叶通常集于枝端,纸质,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成一短柄,边缘有细锯齿,下面红色。圆锥花序顶生;花淡紫色,萼片5裂片近三角形,花冠5深裂,裂片卵形至广卵圆形;雄蕊着生于花冠管的基部;子房上位,花柱线形,浆果圆形,熟时红色,具细长的果柄。花期4~7月,果期10~12月。 【产地分布】生于林下、山谷或溪旁等潮湿处。分布于广西、广东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 【采收加工】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、须根和泥沙,洗净,晒干。 上一篇大叶桉叶,桉叶下一篇荨麻,寻麻、蝎子草、蜇人草、咬人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