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知识
  • 中药知识
搜索
首页 >> 中药大全 >>叶类药材 >> 大叶紫珠,紫珠草、赶风紫、大风叶、假大艾,白骨风、蜘蛛、白背木
中药大全

大叶紫珠,紫珠草、赶风紫、大风叶、假大艾,白骨风、蜘蛛、白背木

性味归经
别名:紫珠草、赶风紫、大风叶、假大艾,白骨风、蜘蛛、白背木

性味:味辛、苦,性平

归经:归心、肺经
功效与作用
散瘀止血,消肿止痛。用于衄血,咯血,吐血,便血,外伤出血,跌扑肿痛。

用法用量:13~30g。外用适量,研末敷于患处。

——以上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

可散瘀止血,消肿止痛;用于消化道出血、咯血、衄血、创伤出血、拔牙出血、跌打肿痛、风湿骨痛等症。
功能主治
叶:用于吐血,衄血,咯血,便血;外用治疗外伤出血。根:跌打肿痛,风湿骨痛。
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大叶紫珠含黄酮类、糖类、鞣质、酚类,氨基酸、有机酸。
食用方法-茶饮食疗功效
日常用量:25~40g,内服煎汤,外用:叶,研末撒或捣敷。
药用部位
【来源】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μllaVahl的干燥叶或带叶嫩枝。

【植物形态】小乔木或灌木状。小枝,叶柄及花序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。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10~23cm,宽5~11cm。基部钝圆,具细齿,上面被短毛。下面密被星状绒毛及腺点。叶柄粗,长1~3cm。聚伞花序径4~8cm,花序梗长2~3cm。花萼杯状.被星状毛及腺点,花冠紫色,花药卵圆形,子房被毛。果球形,被毛及腺点。花期4~7有,果期7~12月。

【产地分布】生于海拔100~2000m山坡疏林下及灌丛中。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二季采摘, 除去杂质,喷淋清水,切段,干燥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浏览手机站
商务合作:15197495605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5197495605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