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知识
  • 中药知识
搜索
首页 >> 中药大全 >>叶类药材 >> 蓼大青叶,染青草、蓝叶、靛青叶、蓝靛叶
中药大全

蓼大青叶,染青草、蓝叶、靛青叶、蓝靛叶

性味归经
别名:染青草、蓝叶、靛青叶、蓝靛叶

性味:味苦,性寒。

归经:归胃、心经。
功效与作用
清热解毒,凉血消斑。用于温病发热,发斑发瘆,肺热咳喘,喉痹,痄腮,丹毒,痈肿。

用法用量:9~15g。

——以上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

可清热解毒,凉血清斑;用于温邪入营,高热神昏,发斑发疹,黄疽,热痢,痄腮,喉痹,丹毒,痈肿等症。
功能主治
现代药理研究,蓼大青叶煎剂对霍乱、伤寒混合菌苗引起的发热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,另外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。
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全草含靛玉红、靛蓝、N-苯基-2-萘胺、β-谷甾醇等,地上部分含山奈酚-3-吡喃葡萄糖苷等。
禁忌
脾胃虚寒者慎服。
食用方法-茶饮食疗功效
内服:煎汤,用量9~15克,或捣汁饮,外用适量。
药用部位
【来源】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.的干燥叶。

【植物形态】一年生草本,高40~90厘米。茎圆形,直立,有分枝。叶互生,柄 长0.5~1.5厘米,叶片绿色,干后变深蓝绿色,卵形或宽椭圆形,长8~8厘米,宽1.5~5.5厘米,基部宽楔形,边缘有短睫毛,先端钝或稍尖。托叶鞘圆筒状,长1~1.5厘米,膜质,被伏毛,先端截形,有长睫毛。花序穗状,顶生或腋生,花密集,长2~5厘米,苞片绿色,漏斗形,有睫毛,具3~5花。花梗与苞片等长,纤细。花被浅紫红色,5裂,花被片卵圆形,长2.5~3毫米。雄蕊6~8,花柱3,下部合生。瘦果三棱形,褐色,包于宿存花被内,长2~2.5毫米。花期6~9月,果期8~10月。

【产地分布】生于海拔200~1000米的田野水边。多栽培,分布于全国。

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两次,除去茎枝和杂质,干燥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浏览手机站
商务合作:15197495605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5197495605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