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性味归经
别名:穗子、木患子、肥珠子、油珠子、木挽子、圆肥皂、洗手果、苦枝子
性味:味苦,性平。有毒(一说无毒)。 归经:归心、肺经。 功效与作用
清肺祛痰、利咽、行气、杀虫。
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 功能主治
用于痰热交阻之咽喉肿痛、咳嗽吐痰黄稠、牙龈肿痛及食滞虫积、外阴瘙痒等。
现代用治支气管哮喘、急性扁桃体炎、牙周炎。 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主含无患子患苷、脂肪油、蛋白质。具有降压、祛痰、杀虫等作用。
禁忌
风寒咳嗽及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孕妇、儿童慎用。 本品有小毒,不宜超量、久服。 食用方法-茶饮食疗功效
日常用法:用法用量,内服,煎汤,5~10g;研末或煨食。外用,研末吹喉、擦牙,或煎汤洗、熬膏涂。
选方-处方举例
1、治双单鹅喉:无患于15g,凤尾草15g,煎服。
2、治虫积食滞:无患子五至七粒,煨熟吃,每日一次,可连服数日。 3、治厚皮癣:无患子酌量,用好醋煎沸,趁热搽洗患处。 4、治牙齿肿痛:无患子50g,大黄、香附各50g,青盐半两,泥固煅研,日用擦牙。 ①治喉痹:无患子,研,内喉中立开。(《普济方》) ②治百日咳,感冒发热:无患子果仁3枚。水煎服。(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) ③治哮喘:无患子种子研粉。每次6克,开水冲服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 ④治小儿腹中气胀:无患子仁3~14枚。煨熟食之,令放出矢气即消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 ⑤治牙齿肿痛:无患子30克,大黄、香附各30克,青盐15克,泥固煅研,日用擦牙。(《普济方》) 药用部位
【药用部位】来自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.的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落叶乔木,高10~25厘米,树皮黄褐色,小枝密生多数皮孔。双数羽状复叶互生,连叶柄长20~45厘米,小叶8~16片,互生或近对生,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6~15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而偏斜,全缘;具短柄。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,密被黄褐色茸毛;花小,杂性,黄绿色;萼片5枚,两侧密生软毛,雄花有雄蕊8,有退化子房;两性花雄蕊小,不外露,子房卵形,柱头3裂。核果球形,有棱,果皮黄色或棕黄色,肉质。种子球形,黑色而硬。花期6~7月,果期9~11月。 【产地分布】生于土壤疏松而稍湿润的山坡疏林丛中或村旁较肥沃的向阳地。分布于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【采收加工】采摘成熟果实,剥去果肉,取出种子,晒干。 【药材性状】呈球形,直径约14毫米。外表黑色,光滑。种脐线形,周围附有白色茸毛。种皮骨质,坚硬。无胚乳,子叶肥厚,黄色,胚粗壮稍弯曲。 炮制选购保存
以饱满、色黑发亮、无破碎者为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