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知识
  • 中药知识
搜索
首页 >> 中药大全 >>花类药材 >> 桂花,木犀花
中药大全
性味归经
别名:木犀花

性味:花:味辛,性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肾、脾、心经。
功效与作用
可化痰,散瘀,散寒,止痛,止咳,生津,止呕,健胃,祛风湿;

用于痰饮嘲咳,肠风血痢,疝瘕,胃痛,筋骨疼,风湿麻痹,肾虚牙痛,牙痛,口臭,胃寒痛等症。

花:味辛,性温。入肝、肾、脾、心经。

果实:味辛,甘,性温。根:味甘、微涩,性平。
功能主治
主治痰饮咳喘,脘腹冷痛,肠风血痢,经闭痛经,寒疝腹痛,牙痛、口臭。
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【药理研究】具有抗菌、抗氧化作用。

【化学成分】本品含罗勒烯、芳樟醇、降萜烯等成分。
食用方法-茶饮食疗功效
日常用量:干根18.5~110g,花果10~18.5g,水煎服。
选方-处方举例
1、胃病

组成:桂花根37.5克 狗尾草30.0克 橄榄根37.5克 青木香11.3克 树梅根皮37.5克 抹草头30.0克

用法:水8碗,煎3碗,去渣。加猪瘦肉150.0克,炖烂。分2~3次服。

2、酒毒引起尿酸

组成:桂花根150.0克 鲜槟榔4个(打碎) 猪赤肉150.0克

用法:米酒半瓶,共炖烂服。

3、肺结核

组成:桂花根93.8克 埔盐根93.8克 猪瘦肉150.0克

用法:水6碗,煎2碗,加猪瘦肉,炖烂,分2次服。

4、气郁痛、胃痛

组成:桂花根56.3克 白橄榄根30.0克 岗梅根30.0克 香橼根30.0克 通天草30.0克 猪瘦肉187.5克

用法:水4碗,米酒4碗,煎3碗,去渣。加猪瘦肉,炖烂,分3次服。

5、虚火牙痛

组成:桂花根30.0克 枸杞根30.0克 铁马鞭18.8克 栀子根30.0克 王不留行18.8克

用法:水6碗,煎2碗。分2次服。

6、小儿受惊

组成:桂花心18.8克 芙蓉心18.8克 白花草心18.8克 香茅心18.8克 榕树心18.8克

用法:将五种青草洗净,水6碗煮15~20分钟,待温时洗脸擦身体。

7、久年胃痛

组成:桂花根30.0克 牛乳埔30.0克 铁扫帚18.8克 入骨丹18.8克 梅树皮30.0克 艾草头18.8克

用法:水6碗煎2碗,分2次服。

8、尿酸、痛风酸痛

组成:桂花根30.0克 大丁癀37.5克 红骨茄冬根30.0克 红骨蛇30.0克 番仔刺37.5克 红骨掇鼻草头22.5克 骨碎补37.5克 猪脊椎骨187.5克

用法:水4碗,酒4碗,煎3碗,加猪脊椎骨,炖熟,分3次服。

9、胃溃疡

组成:桂花根30.0克 树梅根30.0克 白橄榄根20.0克 李仔根20.0克 猪瘦肉120.0克

用法:水5碗,共炖熟,分2次服。

10、预防汗多、流感、四肢无力

组成:乌梅150.0克 山楂37.5克 甘草18.8克 桂花卤1匙

用法:水8碗煎剩2?4碗服用。

备注:或加乌梅粉75.0克,用15碗水煎成10碗。

11、小婴儿白天睡、晚七啼哭

组成:桂花心、菊花心、芙蓉心、艾草心、白花草心、鸡屎藤心、刺竹心(或香茅)各适量

用法:将七种花心用清水洗净,煎水擦小婴儿心腋。(另再用灯心12支,水1碗半煎成半碗,喝少许即可。)

12、风湿骨痛

组成:桂花、五色梅根、龙须藤各25.0克

用法:炖猪骨或浸酒服用。

13、跌打肿痛

组成:鲜桂花叶、鲜地耳草、鲜水茴香、鲜山栀叶各等份

用法:将各味药一起捣烂,用酒炒,敷于患处。

14、流行性乙型脑炎

组成:鲜桂花叶25.0~50.0克 鲜刺针草50.0~150.0克

用法:水煎,分服2~3次(或用鼻饲)。如高热则加大青叶50.0克,同上药煎服;频繁抽搐和痰多者,另取桂花叶25.0~50.0克,捣烂用冷开水冲服。

15、湿疹

组成:桂花鲜枝叶适量

用法:用水煎,擦洗患处。

①治口臭:桂花适量,煎水含漱。(《安徽中草药》)

②治胃寒腹痛:桂花、高良姜各4.5克,小茴香3克。煎服。(《安徽中草药》)

③治胃寒气痛:桂花3克,香附、高良姜各9克,砂仁6克。水煎服。(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)

④治经闭腹痛:桂花、对月草、倒竹散、益母草各12克,艾叶9克,月季花6克。水煎服。(《万县中草药》)
药用部位
【药用部位】木犀科植物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(Thunb.) lour.的干燥花。

【植物形态】常绿乔木或灌木,最高可达18米。树皮灰褐色。小枝黄褐色,无毛。叶对生,叶柄长0.8~1.2厘米;叶片革质,椭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,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,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。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,或近于帚状,每腋内有花多朵;苞片2,宽卵形,质厚,长2~4毫米,具小尖头,基部合生;花梗细弱;花极芳香;花萼钟状,4裂长约1毫米,片稍不整齐;花冠裂片4,黄白色、淡黄色、黄色或橘红色,长3~4毫米,花冠管仅长0.5~1毫米;雄蕊2,着生于花冠管中部,花丝极短,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,雌蕊长约1.5毫米,花柱长约0.5毫米。果歪斜,椭圆形,长1~1.5厘米,呈紫黑色。花期9~10月,果期翌年3月。

【产地分布】全国各地多有栽培。原产我国西南部。

【采收加工】9~10月开花时采收,拣去杂质,阴干,密闭贮藏。

【药材性状】花小,具细柄;花棒细小,浅4裂,膜质;花冠4裂,裂片矩圆形,多皱缩,长3~4毫米,淡黄至黄棕色。气芳香,味淡。以身干、色淡黄、有香气者为佳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浏览手机站
商务合作:15197495605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5197495605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