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杜仲叶,思仲叶 性味归经
别名:思仲叶
性味:味微辛,性温。 归经:归肝、肾经。 功效与作用
补肝肾,强筋骨。用于肝肾不足,头晕目眩,腰膝酸痛,筋骨痿软。
用法用量:10~15g。 ——以上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 补肝肾、强筋骨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。 功能主治
用治肝肾不足,头晕目眩,腰膝酸痛,筋骨痿软。
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【药理研究】杜仲叶有镇静、镇痛、降压、抗炎等作用,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促进创作性骨折的愈合。
【化学成分】含都桷子甙酸,鹅掌楸甙,松脂酚双葡萄糖甙,杜仲醇等。又含有以2-乙基呋喃基丙烯醛为主的挥发性成分,还含有以亚油酸(linoleic acid)为主的脂肪酸和以钙为主的无机元素等。 食用方法-茶饮食疗功效
用量15~30克,内服:煎汤
选方-处方举例
治疗高血压:杜仲叶、枸杞叶适量,泡茶,早晚饮用。具体剂量和饮用频次根据个体进行调整。
药用部位
【来源】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.的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落叶乔木,株高约10米。树皮灰色,折断后有银白色橡胶丝。小枝无毛,淡褐色至黄褐色,枝具片状髓心。单叶,互生,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6~16厘米,宽3~7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宽楔形或圆形,边缘有锯齿,表面无毛,背面脉上有长柔毛,侧脉6~9,叶柄长1~2厘米。雌雄异株,无花被。花常先叶开放,生于小枝基郭。雄花具短梗,长约9毫米,雄蕊4~10,花药线形,花丝极短。雌花具短梗,长约8毫米,子房狭长,顶端有2叉状花柱,1室,胚珠2。果为具翅小坚果,扁平,长3~4厘米(连翅)。花期4~5月,果期9~10月。 【产地分布】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。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浙江等地。 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,晒干或低温烘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