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性味归经
别名:臭阿魏、细叶阿魏
性味:味苦、辛,性温 归经:归肾、胃经。 功效与作用
消积,化癥,散痞,杀虫。用于肉食积滞,瘀血癥瘕,腹中痞块,虫积腹痛。
用法用量:1~1.5g,多入丸散和外用膏药。 ——以上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 消积,散痞,杀虫,截疟。 功能主治
用于肉食积滞、瘀血癥瘕、腹中痞块、虫积腹痛、小儿疳积、疟疾、痢疾等。
近代扩大用于神经衰弱、慢性气管炎、体表癌肿、宫颈癌、血管癌等。 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主含挥发油,其中部分硫醚化合物是其特殊臭味的来源。另含香豆精类化合物,树脂中含阿魏酸、阿魏酸酯等。具有抗溃疡、抗生育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现代研究,阿魏的挥发油有抗炎、抗过敏和免疫作用;有舒张平滑肌作用,可解痉。 其水煎剂或水醇提取液,对离体蛙心能降低其心跳振幅,增加心率,其脂溶性成分还有抗生育作用。 禁忌
脾胃虚弱及孕妇忌用。
儿童慎用。 用量不宜超过2g。 大量服用可引起头晕乏力、视物昏花。 食用方法-茶饮食疗功效
日常用量:1~1.5g,多入丸、散和外用膏药。
选方-处方举例
1、治气积、肉积、心腹膨满、结块疼痛、不思饮食:木香、槟榔各15g,胡椒、 阿魏各6.5g。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,与粟米饭混合,杵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40丸。不拘时服,生姜皮汤送服。
2、治小儿食积、肚痛、小便白浊:阿魏、黄连各15g,花碱9g,山楂、半夏各30g,连翘45g。将以上6味中药研成细末,炒神曲糊丸,如莱菔子大。每服20丸,米汤送服。 3、消食健胃:将鲜阿魏适量用开水烫30秒,沥干水,用凉水浸泡,凉拌即可。可消食健胃。 4、治牙齿虫痛:阿魏、臭黄各等分。将阿魏和臭黄研成细末,加糊做成丸,如绿豆大。每取1丸,用药用纱布裹好,放入齿痛一侧,咬住。可治牙齿虫痛 治一切痞块癥瘕,食次血气成积者:阿魏五钱,白芥子四两,白术三两,三棱、莪术各二两。后四味俱炒燥,研为细末,以阿魏热酒溶化,和入为丸,黍米大。每早晚各服二钱,白汤下。妇人病此,本方加当归、川芎、干漆,俱酒炒各一两。(《何日中手集》) 治痞:阿魏、乳香、没药、芒硝各二两,俱研细,听用。外用大黄二两,白芥子三两,木鳖子二十一个(去壳),穿山甲、肉桂、川独活各一两五钱,乱发二两;用香油四十两,煎黑去渣,待油冷凝,入锅内,乘油冷时加水飞净细炒燥黄丹二十两,将油煎滚,用铁箸不住手搅,以黄丹黑熟,软硬得所,提起,将凝,加入阿魏、 乳、没、硝四味细末在内搅匀,即成膏矣。凡贴膏药时,先用芒硝研细,随患处铺半指厚,以纸盖定,用热熨良久,如硝耗,再加熨之,二时许,方贴膏药。(《何 日中手集》) 治小儿食积,腹如蜘蛛状,肚痛,小便白浊:阿魏(醋浸一宿,研如泥)半两,黄连(炒)半两,花碱(研如粉)三钱,山查肉(山楂)一两,连翘一两半,半夏(皂角浸一宿)一两。上为末,炒神曲糊丸,如萝卜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米饮下。(《医学纲目》阿魏丸) 治气积,肉积,心腹膨满,结块疼痛,或引胁肋疼痛,或痛连背膂,不思饮食:木香(不见火)、槟榔各半两,胡椒、阿魏(用醋化开)各二钱半。上为细末,用阿魏膏子,并粟米饭,杵和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不拘时候,生姜皮汤下。(《济生方》阿魏丸) 治疟疾:胭脂、阿魏各一大豆许,同研。以大蒜肉研和为膏,用大核桃一枚,劈开去仁,取一片以药膏子填在核内。疟发时,用药核桃覆在手虎口上,男左女右,令药着肉,以绯帛系定,经宿乃去。(《圣济总录》扼虎膏) 治诸积 鸡子五枚,阿魏五分,黄蜡一两。锅内一处煎。分作十服,温汤空心服。(《赤水玄珠》脾积膏) 治男妇痞块 阿魏一两,生漆(滤过)、苍耳(苍耳子)各四两,蜂蜜六两。和匀入锡罐内,密封罐口,置锅内水煮三炷香久,取起候冷。每服二茶匙,食远烧酒调下,日三次。忌油腻发毒物。(《医学入门》生漆膏) 治噎膈、反胃 大枳壳二个(剖开去瓤),阿魏六分,杏仁(苦杏仁)十粒。研匀,装壳内,湿棉纸包七层,慢火内炙存性,去阿魏、杏仁,研末。每个作一服,烧酒调下,服三个痊愈。(《仙拈集》枳壳散) 治疟母结癖,寒热无已 真阿魏,雄黄各二钱半,朱砂钱半。上沸汤泡阿魏研散;雄、朱为末和之,稀面糊丸桐子大每一丸,人参煎汤,候冷,空心服。瘴疟,桃枝煎汤,冷服。临发,磨一丸,傅鼻头、口畔。(《直指方》经效疟丹) 治败精恶物不出,结成疝,痛不可忍 阿魏二两(酢和荞麦面裹,火煨熟),槟榔(大者)二个,刮空,滴乳香满盛,刮下来,用荞麦拌作饼,慢火煨。上细末,入硇砂一钱,赤芍一两,同为末,面糊搜和丸,如梧子大。盐酒下。(《脉因证治》应痛丸) 治天钓、内钓 蓬术(莪术)五钱,阿魏二钱。上先将温酒化阿魏,浸蓬术(莪术)一昼夜,焙干为末。紫苏米饮调下。(《婴童百问》魏香散) 治白虎风身体疼痛不可忍,转动不得 阿魏半钱匕,地龙十五条(白色少泥者.微炒),乳香(研)、好茶末各一钱匕。上为细散。分两服,空心热酒调下,更吃热豆淋酒、热姜稀粥,以衣被覆取微汗。(《圣济总录》阿魏散) 治牙痛 阿魏、臭豆各一分。上药同研如粉,以面糊和丸,如绿豆大。每用一丸,绵裹,随患处左右插在耳门内。(《圣惠方》) 【配伍应用】 配人参,人参甘、微温,大补元气,益气补脾;本品辛、温、温中健脾,化痞消积,一辛一甘,一泻一补,共收扶正祛邪之效。 配朱砂,本品之臭,辟秽解毒;朱砂味甘,甘缓解毒;二者相伍,各尽其能,互补所长,共主诸毒。 配沉香,本品辛苦温,入脾、肝经,温中散结,疏肝解郁;沉香辛苦温,入脾、肾经,行气调中,温肾纳气,合而疏肝解郁,健中调气,祛散结气,引气归元,故主治诸气病不通。 配黄连,专长治痢,《草窗》周密云: “治痢以黄连,木香汤下。”黄连苦寒,本品辛温,一寒一热,阴阳相济,互不偏害。 配山楂,均入血分,性温活血,同达病所,既发散积之阳邪;又下泻瘀之阴邪。相互协助,消积除痞,力量倍增,故宜治癓瘕。 配莪术,本品与莪术性味归经皆同,擅长行气止痛,破血祛瘀,消积除痞,功能峻猛,合用更盛。 配麝香,本品极臭,游散之功益强;麝香辛香,走窜之性甚烈,二辛相和,如虎添翼,入血分,活血散瘀,开结破积,故主诸积,肠覃。 药用部位
中药阿魏为阿魏等分泌的树脂。阿魏一种有臭气的植物。根茎的浆液干燥后,中医用为帮助消化、杀虫解毒的药物。
从阿魏根或根茎切开后所得之橡胶树脂即阿魏。有特异的臭气,故名臭胶。罗马人曾普遍用来调味,目前仍少量用于印度泡菜、鱼、蔬菜及辣酱中。中医认为阿魏可助消化、改善紧张状况、治疗支气管炎和气喘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