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性味归经
别名:大风艾、牛耳艾、大风叶、紫再枫、再风艾、大艾、大枫草、大骨风、大黄草、大毛药、冰片艾
性味:味辛、微苦,性微温。有小毒 归经:归肺、胃经 功效与作用
可消肿,散瘀,杀虫,发汗解热,温中活血,祛风除湿;用于寒湿泻痢,腹痛肠鸣,肿胀,筋骨疼痛,跌打损伤,癣疮,痛经,腹痛,腹泻,寒湿痢疾,湿疹,皮肤炎等症。
本品为提取冰片的原料之一。 功能主治
祛风消肿,活血散瘀。用于感冒,风湿性关节炎,产后风痛,痛经;外用治跌打损伤,疮疖痈肿,湿疹,皮炎。
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
主含黄酮类成分,如二氢槲皮素、艾纳香内酯、艾纳香素等;另含挥发油成分,如龙脑、古芸烯、芳樟醇等。具有保肝、诱导释放组胺等作用。
禁忌
实热证不宜用。孕妇不宜用。儿童慎用。
食用方法-茶饮食疗功效
日常用量:干品18.5~75g,水煎服。
选方-处方举例
1、感冒引起筋骨酸痛
组成:艾纳香30.0克 水蜈蚣草37.5克 万点金18.8克 火炭母草头37.5克 红骨蛇18.8克 用法:水8碗煎2碗,早晚各服1次。 2、风湿症 组成:艾纳香30.0克 番仔刺头37.5克 小本山葡萄37.5克 红骨蛇18.8克 红骨茄冬根18.8克 用法:水8碗煎2碗,早晚饭后各服1碗。 3、妇人月内风 组成:艾纳香30.0克 黄金桂18.8克 红水柳30.0克 走马胎30.0克 牛港刺头18.8克 鸡肉150.0克 用法:水3碗,酒3碗,煎2碗,去药渣,加鸡肉炖烂,分2次饭后服。 4、脑神经痛 组成:艾纳香18.8克 白埔姜头18.8克 艾头18.8克 黄菊花11.3克 夏枯草15.0克 冬虫夏草11.3克 川芎11.3克 猪脑1个(去红筋) 用法:水3碗,酒3碗,与猪脑共炖烂,分2次服。 5、鹤膝风关节肿大 组成:艾纳香37.5克 红九螺30.0克 白马屎37.5克 万点金30.0克 黄金桂30.0克 满山香18.8 用法:水3碗,酒3碗,煎2碗,加猪排骨150.0克,炖烂,分2次服。 6、头风痛 组成:艾纳香37.5克 倒吊风18.8克 鸡屎藤30.0克 七叶埔姜头30.0克 磨仔盾头37.5克 抹草头18.8克 红藤18.8克 鸟踏刺18.8克 用法:水3碗,酒3碗,煎2碗,加鸡头1个,炖烂,分2次服。 7、遍身酸痛症 组成:艾纳香37.5克 番仔刺头37.5克 络石藤18.8克 海风藤18.8克 软枝椬梧30.0克 鸡香藤30.0克 芙蓉头18.8克 威灵仙11.3克 鸟踏刺11.3克 用法:水4碗,酒4碗,煎3碗,加猪排骨187.5克,炖熟,分3次服。 8、头痛 组成:艾纳香37.5克 千斤拔37.5克 乌骨海芙蓉37.5克 青山龙30.0克 风藤30.0克 猪脑髓150.0克 用法:水6碗煎2碗,加猪脑髓炖烂,早晚各服1次。 9、月内风 组成:艾纳香37.5克 金合欢根37.5克 走马胎30.0克 风藤30.0克 小金樱18.8克 猪瘦肉150.0克 用法:水6碗煎2碗,加猪瘦肉,炖熟,分2次服。 10、妇女痛经、经闭腹痛 组成:艾纳香根37.5克 白花益母草30.0克 红藤30.0克 香附11.3克 用法:水5碗煎2碗,分2次服。 风湿性关节炎:大风艾根、鸡血藤各1两,两面针2钱。水煎或浸酒服。 痛经:大风艾根1两,益母草5钱。水煎服。 脓疱疮:大风艾、苦参、地胆草、荆芥各5钱,白藓皮、银花叶各1两,青橘叶3钱,栀子4钱。煎水候温外洗患处,每日1剂。 治肿胀:大风艾、蓖麻叶、石菖蒲。煮水洗。(《广东中药》) 治蛇伤口不合:大风艾同鹿耳翎敷。(《本草求原》) 治跌打损伤,疮疖痈肿,皮肤瘙痒:大风艾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药用部位
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及嫩枝。
炮制选购保存
以茎叶完整、叶黄绿、气清凉而香、味辛者为佳。
|